联系我们
- 报名热线:
- (0793)3221859
- Q Q:
- 4218398
- 邮 箱:
- 4218398@qq.com
- 地 址:
- 江西省余干县东门小区
感恩教育之我见
作者 : 余干县蓝天实验学校 来源 : 余干县蓝天实验学校 更新时间 : 2014-01-06 浏览量 : 1780
感恩教育之我见
——浅谈中小学生的思想教育
余干蓝天实验学校 黎国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知恩图报”均成为我们民族的口头语言和文字中的训诫。我国古代的儒家视孝和感恩为“人伦之公理”,将它作为维护社会伦理关系和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并且把“孝”和感恩与“忠君、爱国”相联系,以“孝”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使孝与感恩这种调节亲子关系的道德规范扩展为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行业为准则,成为社会教化的基本内容。
一、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是儒家伦理的思想,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族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孝文化——感恩教育作为儒家思想的精华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中国人际关系、伦理道德,乃至治国国策的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传的不竭动力!感恩是孝文化的表现形式,学生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思想,才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因此,对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最关健所在。
二、感恩教育的迫切性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把民族精神教育与改革创新,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引导中小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爱党”,“爱国、爱家”、“尊老爱幼”、“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进行以及“八荣八耻”、“文明礼貌”的教育。
当前一些中小学校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传统文化和感恩教育的内容,忽视了对中小学生进行“孝“的教育。中小学生存在着不了解传统文化,不孝、不敬、不体谅父母和长辈,见到老师漠然至之,见到朋友如同路人,同学之间互不团结等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在中小学生基础教育中开展感恩教育,让中小学生学会对生活感恩,对自己负责,对父母和社会负责,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通过感恩教育,使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党的十六届全会以来,一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孝(感恩)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文化。感恩教育表现在以孝待亲、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弘扬孝文化,开展感恩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养成礼让兼爱、和衷共济、热爱和平的性格,可以促进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学生只有学会对人对事多一分谅解、宽容,少一分抱怨、仇恨,对家庭多一分责任、承担,少一分推卸、倦怠,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只有对自然物多一分珍惜、怜爱,少一分浪费、残暴,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感恩教育的措施
(一)在各个学科中灌注感恩文化教育
认知感恩是学会感恩的前提,如果某个人不能识恩、知恩,就不可能有感恩意识和行为。因此,感恩教育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一切并非天然的、理所当然的。因此,要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感,让他们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学会知恩图报的同时,教会他们施恩不图报。在现实社会中,特别是汶川地震中、舟曲地震,南方雪灾中,那些活生生的动人的事迹中,那些英雄壮举中的人们都是知恩不图报的人,他们处处为别人着想,以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为重,他们奉献精神可歌可泣,他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力量,他们是民族的英魂,是活着人们的楷模,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是中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标本。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克服奢侈、攀比、享乐、懒惰、好吃等毛病,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懂得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做到自律自爱,自尊自信。做为教育工作者—-第一线教师,对中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同时也应“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来要求自己。
(二)在日常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感恩行为
不管是住校生还是走读生,学校则可以利用班会课,升旗仪式中的演讲时间,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古今名人名士感恩行为和事迹,使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去感谢身边的清洁工、炊事员、生活老师,下课后、上课中,如
总之,一个良好的感恩环境,对于中小学生能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恩环境对实施感恩教育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把感恩情景即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使中小学生的心灵从中受到启迪和感染,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感,语文、政治课应该是主渠道,同时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中,使整个的教育过程中都有感恩的内容,特别是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阅读课外书籍中汲取感恩的营养。还可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感恩节等节日活动为契机,开展各种体谅父母的艰辛,感